无锡市梁溪区梧桐幼儿园

课题案例_6

2017/12/30 16:10:52

幼儿快乐阅读的实践与研究

——课题案例记录表

10月份 记录者:杜军

班级

中(1)班

观察对象

嘉林

观察时间

12月11日

观察地点

活动室

观察重点

看书时的性格变化及与小朋友的交往能力

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,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。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兴奋。不一会儿阅读区里的人数已满了,当孩子都选择好区域开始游戏时,馨馨举手报告说:“老师,嘉林抢我的《恐龙爱内裤》书了!”像这样的情况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。我就问他,“这本书是你先拿到的吗?”馨馨边点头边说“是的,嘉林从我手里抢走的……”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。这时在一旁的嘉林已经耐不住性子也举手说:“不是的,是我先看到的,我搬小凳子时,馨馨就把我书拿走了。

我走到嘉林那里,看到她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那本书《恐龙爱内裤》,我对嘉林说:“嘉林,你有没有抢馨馨的书啊?”嘉林带着委屈的声音回答我:“老师,我没有抢她的书,这书是我先看到的,我搬来凳子时,馨馨就把我书拿走了。”我说:“老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,书是你先看见的,你去搬小凳子时,馨馨正好也选了这本书,所以你就从馨馨的手里抢书了,对吗?” 他一开始不承认,我再问他,他可怜兮兮的看着我,点了点头。在此期间一直在重复一句话:“是我先看到的”。经过老师的调解,嘉林向馨馨说了:“对不起!”两个小朋友都发现自己的做法都有不对的地方,相互道歉。

嘉林虽然是活泼、好动的小男生,平时的注意力不集中,虽然活动开始部分闹了一些不开心的事,经过老师的参与,还有他们两位小朋友之间的相互道歉,但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,怎样让幼儿懂得相互谦让,一起分享?

幼儿看书时,经常会碰到两个人抢着自己都喜欢的图书,今天的事情在嘉林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看到的就应该归自己,而自己的东西是不可以给他人的,这也是由于家里的过分溺爱而产生的幼儿性格。但是他抢小朋友手里的东西是肯定不对的,能让他养成这种习惯。在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讲解到:游戏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。克服自我中心思维,学会“设身处地”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是幼儿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,教师应该恰当地利用交谈、讨论、同伴冲突等机会,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提醒幼儿注意、了解别人的渴望、情绪和意见;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,帮助年龄大些的幼儿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,体验他人的感受。《指南》社会领域的相关部分特别提出要结合具体情境,引导幼儿换位思考,学习理解别人。在抢书的环境中,体现嘉林小朋友的自控能力很弱。在《指南》中,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,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律更为重要。比表扬更好的方式是向幼儿指出,做了好事,表现出好行为会让自己觉得很棒,而这种自我肯定而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奖赏。自律的培养需要给幼儿一定的自主、自由、以及自我决定的机会,一切都由成人安排,幼儿学会的可能是服从和依赖,而不是自主自我调控。









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0-07-20 16:26
首页    教师频道    观察记录    课题案例_6